自从历史上最早的一支王姓人在今河南北部的卫辉一带得姓以后,王姓便开始了自己生息、繁衍、发展的历史。当时的时间,大约是公元前11世纪。亦即商朝末年或西周初年。至西周建国以后,因为相继有几支出自周朝王室的姬姓的人纷纷以王为姓,一方面扩大了王姓人的队伍,同时也使王姓人的分布进一步广泛起来。根据这些王姓人得姓的情况考察。出自太孙晋的王姓人最早分布在东周国都洛阳一带,后来迁居山东半岛及太行山以西地区;毕公高的王姓后裔则主要在今河南开封一带;出自周平王太孙赤的王姓人活动在山西南部;王子成父的传人则以今山东半岛作为故乡;东周考王弟揭的传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西南部地区;尊虞舜为祖先的王姓人最初也生活在山东半岛上.通过上述,可以看出,先秦时期的王姓,主要分布在今河南的中部和北部、西南部,以及山东半岛、山西中南部。
先秦以后,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,王姓也以上述三个地区为中心继续向四周发展。直到西晋以前,王姓人的主要生活空间仍在中原地区。只是到了西晋末年的“五胡乱华 ;时期,王姓人主要生活的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,才不得不离开这里,向东南、西南、西北、东北地区迁徙。当时迁徙的主流是东南地区。原来名冠中原的琅邪王氏、太原王氏、东海王氏、山阳王氏等无不参与了这一迁徙行动。因为纷纷仕宦于东晋南朝的缘故,相继在今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部、浙江中南部,以及长江中游的荆襄地区定居下来,使这些地区的王姓人数量迅速增多,其分布也更加广泛。
在中原地区王姓人不断外迁的同时,匈奴、鲜卑、揭、氏、羌等少数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地区,一些新血统的王姓人也在这里孕育和诞生。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相继使用了汉族的姓氏,其中王姓就是一个最具普遍意义的姓氏。于是,乌桓族、羌族、鲜卑族、高丽族、回绝族等,都有人改为王姓。直至隋朝统一,江南部分王姓回迁中原之后,中原地区再度成为天下王姓分布最集中的地区。
隋唐五代时期,已经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王姓人,有较大程度地发展,姓族势力也得到进一步扩大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在唐朝初年的高宗时期和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时期,王姓又几次出现向东南沿海或西南地区的移民。其中中原王姓的一支在“开漳圣王 ;陈元光率领下,向今福建沿海地区移民;唐末固始王氏在王潮、王审知率领下向八闽地区移民;舞阳王氏迫随前蜀开国君主王建向巴蜀地区移民。这些移民运动不仅使王姓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,而且还由此缔造了闽台王姓、开闽王氏和客家王氏,这些大的迁徙对王姓的发展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。
宋末、元末、明末,也使王姓人的分布发生重大变化。闽浙王姓向广东、江西等地迁徙;闽粤王姓向海外迁徙;江西王姓向湖南迁徙;湖南王姓向云、贵、四川等地迁徙。这些迁徙无疑都进一步拓展了王姓人的生活空间。
进入清代和近现代时期,王姓也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迁徙活动。如山西王姓迁河南、河北、安徽,“江西填湖广 ;,“湖广填四川 ;,等等,同样对王姓人的分布产生了重大影响。这些事实说明,王姓人的迁徙和分布是与历史息息相关的,没有历史上不断的迁徙,也就没有今天的广泛分布。
看完还有疑惑?起名网老师在线为您解答!
2022位用户正在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