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出于各种原因而改名变姓的事情经常发生,朱姓也不例外,有朱姓改为他姓的,也有由他姓变为朱姓者,而由其他姓氏改变为朱姓,又是华夏朱姓人口的重要来源。
由其他姓氏改成朱姓主要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所谓“冒姓 ;。“冒姓 ;是历史上的陈旧说法,实际是指由于种种原因而改变姓氏的情况。如三国吴有朱然,本姓施,因过继给母弟朱治,遂姓朱。唐末五代时.梁太祖朱温养子康勤,改名为朱友文;另一养子李彦威,改名为朱友恭.宋代范仲淹自幼随母改嫁于长山朱氏,遂冒姓朱.考中进士后,又恢复本姓.南唐沈丘人朱元,本姓舒;清末湖南人邱昌道,在衡阳起兵反清,假冒明朝皇族后裔,改姓名为朱九涛。又有胡姓改为朱氏者,据道光六年惠迪堂《朱氏宗谱》记载,该支怀宁受泉朱氏,原本姓胡,元朝时有个叫胡贵一的人入赘于朱陇亨家,为上门女婿,遂改姓朱氏。其后裔均姓朱。
朱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帝王赐姓。如明朝,朱元璋立国后,朱姓贵为国姓,为示恩宠,他曾赐义子李文忠、沐英、何文辉、徐司马等人为朱姓,但不久又让他们恢复本姓。朱元璋之后的各代皇帝也多有赐姓之举,他们不但踢姓给义子、宠臣,甚至扩及到仆从下人.据《名山藏·典漠记》一书记载,明武宗正德年间,曾多次赐姓予义子、功臣、爱将。如正德四年十二月,赐义子15人国(朱)姓.正德七年九月,赐义子127人国姓,其中有5个蒙古贵族,即朱探(原名策珠尔)、朱静(原名托果齐)、朱满(原名甘珠尔)、朱恩(原名都乎),朱窥(原名布都罕)。正德十三年,又赐群小(仆从)11人国姓。正德十四年,赐左都督刘晖、神周都督金事李琼国姓.另外,明末清初,唐王朱幸键为熹奖郑成功拥明抗清的忠心,赐郑成功姓朱。当时东南沿海与日本人都称郑成功为“国姓爷 ;.
明代帝王赐姓的结果,使得朱姓的来源多样化,人口迅速扩充,再加上冒姓、改姓和攀附皇族者,朱姓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大姓了。
看完还有疑惑?起名网老师在线为您解答!
2022位用户正在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