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郑姓在得姓后第一个发展时期,也是它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确立的时期。早在郑国被韩国灭亡以后,原郑国贵族中改姓为郑的人散居于陈宋之间,由于这一地区是韩国或魏国的势力范围,他们也分别被称为韩国人或魏国人。其中生活在韩国的郑姓人中有位叫郑国的人,曾受韩王派遣西入秦国,接着受秦王之命开凿了一条“郑国渠 ;,尽管他开凿这条水渠的初衷是使秦人劳顿,从而减弱他们东侵的势头,但渠成以后,关中大稚,不仅解决了秦国困惑多年的军粮问题,而且还使后人代代受益。因此,郑国不仅成为伟大的水利专家,也是郑姓在得姓以后第一个著名人物。
(郑国渠)
到了汉代以后,郑姓的著名家族和著名人物便多了起来,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中所记载的郑荣、郑当时、郑众等人便都是这一时期在政治上较有作为的人。尤其是郑当时,作为汉代知名最早的一位郑姓人,在汉武帝时任大司农。在他当政时,族中担任中级官吏的就有六七人。从此,他的家族便世代贵显,代代都有人出来做官。到他八世孙郑兴的时候,又因“明经 ;知名于世,官至太中大夫,郑兴子郑众承传父业,是东汉著名经学家,官至大司农。郑众玄孙郑泰,东汉末年官至侍御史。郑泰弟郑浑,官将作大匠。由于他们象世为官,拥有相当的政治势力和社会势力,甚至在经济上也“家富于财,有田四百顷 ;,实力颇为雄厚,因此,不仅他们的家族成为郑姓得姓以来第一个著名家族,而且还被以后的郑姓人当作自己血统所出的母族,获得尊奉和敬仰。
除郑当时一支外,两汉时期的郑姓还有其他一些旁族别支。如西汉时期的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)人郑季有子郑青,因随母姓,以卫青知名,汉武帝时官至大将军,封长平侯,他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,曾从匈奴手中收复西域及漠北之地,为西汉的开疆拓土作出过巨大贡献。又如汉武帝时期的另一位著名郑姓人物郑吉,也是一位名将,在西域地区屡立功勋,汉宣帝时官至西域都护,封安远侯,再如东汉时的郑玄祖居北海高密(今属山东),是一位杰出的经学家,由于他在当时的经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成就,后人甚至把经学称为“郑学 ;,借以纪念他所取得的功绩。
看完还有疑惑?起名网老师在线为您解答!
2022位用户正在咨询